通知公告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研究生教学 >> 通知公告 >> 正文

申报推荐华夏医学科技奖项目公示

发布时间:2019-04-12 16:47:42 点击次数:

申报推荐华夏医学科技奖项目公示

 

我单位完成的下列项目拟申报推荐2019年度华夏医学科技奖,特进行公示。公示期:   2019  4 12 日至   2019   4 19 日,公示期内如对公示内容有异议,请您向    医学院科研办    反映。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阳老师,65983607

 

 

附:公示内容(需包括如下方面)

项目名称:胰腺癌精准影像诊断及相关基础研究

完成单位(含排序):南京中医药大学,同济大学

完成人(含排序):王中秋,张兵波,陈晓,崔文静,周浩,任帅

项目简介(600—1200字,与申报推荐书“项目简介”一致):

本项目属于医药卫生领域、医学影像学专业。

胰腺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居癌症患者死亡原因的第四位,且有逐年增多趋势。目前胰腺癌治疗(手术、放疗、化疗、免疫等)的总体疗效仍不理想,外科手术切除仍是胰腺癌治疗的首选方案。但突出的问题是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属中晚期,绝大多数患者失去手术机会,早期诊断困难。同时,胰腺癌易与其它胰腺病变相混,这些病变包括胰腺的炎性肿块、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神经内分泌瘤等。因此早期诊断、准确诊断,避免误诊和漏诊,是提高胰腺癌生存率的关键所在。

本项目经过多年临床和基础对照研究,初步形成如下成果:①肿块边界、包膜、钙化、肿块外胰腺组织增强模式、胰胆管扩张类型等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有重要价值;②胰腺癌的PET/CT表现分四种,以I型为主;③胰腺癌CTMRI强化程度和其微血管密度 (MVD)及病理分级关系密切,有助于胰腺癌恶性程度的精细分级;④基于人工智能的肿瘤纹理分析可用于胰腺癌与肿块性胰腺炎、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鉴别诊断;⑤构建了以SurvivinMUC5ACPlectin-1等荧光-纳米双模态靶向分子探针,实现了胰腺癌靶向分子成像;⑥率先通过构建Sh RNA质粒及GCP-1靶向的诊疗一体化探针,发现其可靶向抑制肿瘤的生长,为胰腺癌靶向分子水平治疗奠定了基础; 合成多功能性中空长余辉探针,实现高效装载化疗和光敏药物分子,进行肿瘤化学和光动力治疗;蛋白模拟仿生合成Gd:CuS纳米诊疗剂,将其用于肿瘤光声/MR双模成像及其引导下的光热治疗。

本研究成果通过学术论文发表、学术会议、继续教育学习班等多种形式交流推广和临床应用。本项目共发表论文68篇,其中SCI收录27篇(IF大于10分的3篇),申请发明专利一项。发表论文被其他学者引用604,美国国立卫生院(NIH)陈小元教授发表于Chemical Reviews (IF=52.6)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IF=40.1)的综述中多次引用我们的成果。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 的Ankit Agrawal教授也在其Chemical Reviews的文章中引用我们的成果。康奈尔大学威尔医学院的An Feifei教授在其综述中引用两张我们发表于ACS Nano的图片。此外,我们的成果还被Advanced Materials (IF=21.95)Nano Today (IF=17.47)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IF=11.3)Radiology(IF=7.47)Adv Sci (IF=12.44)Nanoscale IF=7.233)Biomaterials(8.81)等以及Springer出版社的三部著作《Angiogenesis and Direct Myocardial Revascularization》、《Angiogenesis Protocols》和《New Concepts in Diagnosis and Therapy of 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所引用。发表于Ebiomedicine的文章,编辑部同期配发"A Nanomedicine Approach to Manage Cancer–Imaging Pancreatic Cancer Using Targeted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评论(EbioMedicine, 2018)"I would like to congratulate the authors for fabricating an iron oxide based nano-system that can target and image pancreatic cancer effectively" 发表论文最高单篇SCI引用97次。一篇发表于ACS Nano的文章是该刊当期的封面文章。出版含胰腺病变章节的专著3部。先后举办5期国家级及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参会代表约1600多人次。指导研究生20余名,培养进修医师150名。该成果已在江苏、上海、安徽及山东等20多家三级甲等医院及其医联体单位推广应用,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Copyright  2017 同济大学医学院 版权所有 同济大学医学院主办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