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介绍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介绍

学院介绍

发布时间:2024-01-17 16:08:03 点击次数:

同济大学历史悠久、声誉卓著,是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上海创办“德文医学堂”,是同济大学的前身,也是同济医学专业的开端。20世纪50年代,在全国高等学校院系布局调整中,医学院整体迁出至武汉,但同济人医学情结至深,历经百年沧桑后,同济大学在新世纪之初重建医学。20004月,同济大学与原上海铁道大学合并,在原上海铁道大学医学院的基础上恢复设立了“同济大学医学院”。

同济大学拥有12家附属医院与4家筹建中的附属医院。立足各家医院管理和发展现状,学校确立了大专科、小综合的差异化发展策略,强化专科医院、特色专科建设,力争建设在上海乃至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特色临床专科。为帮助附属医院快速发展,同济大学确立了四条发展策略,即做到医学生命紧密融合共同发展、转化医学支撑临床医学协同发展、探索医学人才培养新机制助力发展、推进“人工智能+未来医疗”长远发展。

学院引育并举,实现了国家高层次人才团队的突破。拥有中科院院士3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名,英国皇家外科学院院士1人,俄罗斯工程院院士1人,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7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973”和“86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8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2,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四类优秀青年人才42名,国家创新研究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

学院建设前沿科研平台,提升科技创新支撑力,科研攻关稳步推进,原始创新成果接连涌现,多项科技突破受到国际学界关注。现有心脏病全国重点实验室、重大心脏病的起源和干预基础科学中心、病原体与宿主基础科学中心(1/3)、国家干细胞转化资源库(生科院共建)、干细胞与重大疾病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6个国家级科技平台,拥有心率失常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脊柱脊髓损伤再生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病原体与宿主相互作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细胞干性与命运编辑前沿科学中心(生科院共建)、教育部脑衰老相关疾病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上海市结核病(肺)重点实验室、上海市母胎医学重点实验、上海市麻醉与脑功能调控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催化医学前沿科学研究基地等一批省部级科技平台。2016年至2023年,获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数1743项,其中重点重大类项目68项,包括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重点国合、重点专项等,占同济大学获批总数40%左右,牵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3项,承担子课题61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进步奖二等奖6项,省部级一等奖17项、人物奖4项。自2000年以来,发表 CELL 4篇、NATURE 6篇、SCIENCE 2篇、 PNAS 14篇、JAMA 1篇、NEJM 3篇、BMJ 1篇。

学院目前拥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生物与医药3个博士学位点,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生物与医药7个硕士学位点。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500余名,博士研究生300余名,学位型博士研究生100余名。

现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康复物理治疗、护理学4个本科招生专业,每年招收300名左右本科生,其中临床医学专业本博贯通培养30名(医学大类招生)、临床医学5+3一体化培养150名(单独招生)、临床医学中德实验班15名(二次招生)、基础医学专业(国豪书院本博贯通精英培养)25名、康复物理治疗专业40名和护理学专业20名、MBBS全英文留学生20名。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依托创新基地,通过创新创业课程、专创融合课程、各级各类创新创业项目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近年来,医学院学子先后获得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华东赛区特等奖,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铜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二、三等奖,“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银奖,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一、二、三等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宝钢教育基金优秀学生特等奖等奖项。

学院紧扣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积极与国际一流医学院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目前学院已与美国、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瑞典等国的知名医学院开展了广泛合作,引进优质师资与课程,搭建学生互换、教师互访、联合研究的国际合作平台。学院率先在国内启动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国际认证(ACGME-I),成为国内首家对标国际参与ACGME-I项目评估的高校。2019812日,康复物理治疗专业以最高认证等级(五年认证期资格)正式通过世界物理治疗联盟(WCPT)的国际教育认证,成为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取得该项最高期限认证的院校。

2020年,校党委在复兴同济医科的道路上做出重大布局,将同济大学沪西校区400余亩土地划归医学发展使用,促进医学院及附属医院在产学研、医教研融合创新发展。2021年以来,学校改造修缮科研实验室、实验动物中心及生活体育设施空间2万余平方米。沪西正在建设成为在国际上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医学教育高地、医学创新高地、医工交叉高地和产学研转化高地。经过快速发展,医学学科的整体水平已跻身全国医学院校前10%。临床医学专业和康复物理治疗专业被列入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同济大学获批教育部直属优质医学院校。

同济医学人将始终怀揣着“梦自医始”的美好憧憬,秉承“精诚济世、明道致远”的理念,坚持同济天下、崇尚科学、创新引领、追求卓越,胸怀“国之大者”,强化使命担当,奋力书写同济医学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Copyright  2017 同济大学医学院 版权所有 同济大学医学院主办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