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进展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 研究进展

靶向线粒体的超小“磁力刀”治疗脑肿瘤

发布时间:2020-01-03 17:08:43 点击次数:

力广泛存在于生命的各个尺度,在调控细胞增殖、分化、死亡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微磁力治疗是抗肿瘤的新策略,通过磁性材料与磁场耦合产生皮牛级机械力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效果,具有精度高、穿透深、时空可控等优势。然而,大颗粒的磁性材料虽能产生强磁力,但给药方式受限且生物代谢困难;小颗粒的磁性材料由于含磁感应物质不足,难以产生强机械力杀伤肿瘤细胞。如何安全有效地运用磁力治疗肿瘤是其临床转化面临的巨大挑战。



      为了解决上述关键难题,同济大学医学院及附属东方医院成昱团队与附属东方医院的刘中民教授以及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的Maciej. S. Lesniak教授联合攻关,采用“集团规模作战”的自组装模式和“精准打击要害”的靶向线粒体策略,在动物水平实现了超小尺寸磁性纳米材料(MNPs)对脑肿瘤细胞的高效损伤。团队设计了靶向线粒体的20 nm 锌掺杂铁氧体纳米方块,在旋转磁场下组装成微米尺寸的磁力刀,从而能够产生~12 pN的剪切力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并证明磁力作用30分钟就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进一步在脑肿瘤动物模型上验证了磁力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该工作于2019年12月23日在Small杂志在线发表,题为“Remote Control of Mechanical Forces via Mitochondrial-Targeted Magnetic Nanospinners for Efficient Cancer Treatment.”(DOI: 10.1002/smll.201905424)。此项工作融合了三个关键点:(1)选择性定点作用于肿瘤细胞线粒体,增强磁力的破坏效果;(2)旋转磁场下组装成磁力刀结构,并产生足够的剪切力破坏线粒体结构,最终引起肿瘤细胞死亡,在动物模型中可有效抑制脑肿瘤生长;(3)安全的超低频磁场控制,使用15 Hz 低频旋转磁场,实现磁力的时空精准调控,无热信号及其他副作用。该超小“磁力刀”在动物水平上成功实现肿瘤的高效破坏,将推动磁力治疗相关的平台及装置研发,加速磁力治疗脑肿瘤的临床转化。
      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是成昱教授团队的硕士研究生陈梦伟、博士研究生吴交交。共同通讯作者是同济大学医学院及附属东方医院的成昱教授、附属东方医院的刘中民教授以及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的Maciej. S. Lesniak教授。该项目受到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专项发展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计划重大创新项目、上海市科委、中央高校经费等大力支持。

 

Copyright  2017 同济大学医学院 版权所有 同济大学医学院主办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