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要求,切实提升导师队伍育人能力,我院于4月15日在沪西校区天佑国际会议中心举办2025年度第一次导师培训交流会,沪西校区小礼堂分会场同步直播。同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司惠文、陈嘉瑜出席会议,来自医学院与学校各附属医院的500多名研究生导师、学科专业负责人、学科秘书、教务负责人参会。会议由医学院副院长宋建人主持。

医学院党委书记章小清出席会议并致辞。他强调了导师对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性,并指出研究生导师不能仅限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还要重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要全面在专业知识、学术规范、人文素养等多方面给予关注,为学校和行业培养优质人才。考虑到研究生培养政策的逐年更新,新老导师都有必要定期集中,共同学习和进步。

研究生院副院长司惠文对《同济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同济大学学位授予复核办法》等学位新制度做了详细解读。他对两个文件的修订制定依据、重点内容分别作了深入讲解,向导师们清晰地阐明了学校学位授予工作兼顾质量控制与学生权益保护的新政策、新要求,并强调学位授予质量对导师资格、招生名额的影响以及问责监督机制。

研究生院副院长陈嘉瑜介绍了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情况。他围绕我校学科布局、招生流程及人才培养专项、导师工作等方面进行分享,并结合医学学科特色和生源特点,鼓励导师提前布局招生计划、关注跨学科与交叉学科招生途径、探索多元化招生方式、把握优质生源。

医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慧做了题为《基于导学关系的思考与实践》的主题分享。李慧书记着重强调了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重要职责,并从导师职责认知、学生思想动态评析、导学关系建设三个层面,强调良好的导学关系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提出强化学术共同体意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协同育人目标。

最后,宋建人副院长进行总结讲话,他对研究生院对本次会议的支持表示感谢,同时明确学院将严格执行学校的相关制度规定,希望导师引起重视,共同推进医学院的高质量发展。
此次培训会系统梳理了导师立德树人的核心职责,深入解读了学校最新政策文件,为导师们搭建了经验分享与协同育人的交流平台,将有效推动新时代研究生导师队伍专业化建设,全面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