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传承与发展 | 同医青年“学四史”系列活动之松江寻根

发布时间:2020-11-24 22:08:17 点击次数:

“游上海,学四史,守初心,展未来”,2020年11月22日同济大学医学院的青年学子怀着 “寻找上海之根”的期待展开了松江的寻根之旅。在第一站“广富林遗址公园”寻根问祖,探寻先民们的生活,了解老上海、老松江的文化底蕴;在第二站“醉白池”追寻孙中山先生的足迹,探访具有革命历史意义的园林公园,领略今日进博会菊花展带来的勃勃生机。


第一站:广富林遗址公园

活动当日正值小雪节气,突如其来的小雨让上海温度骤降。气温虽低,踏上这次“寻根之旅”的同学们探索之心依旧炽热。一个小时的车程转瞬即逝,首先来到第一站:广富林遗址公园。

早在6000年前,松江的先民就在“松郡九峰”生息繁衍,上海古文明序幕自此拉开。从“太康之英”到“衣被天下”、从“松苏赋税半天下”到“无松不成报”,松江不仅为上海奠定了深厚的文化根基,也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卷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经过十年努力,这块神秘的文化遗址,终于在无数考古专家和设计师及建造者的汗水中,向世人缓缓地开启了他厚重的大门。铛铛车的铃声清脆悦耳,松江火车站的鸣笛古老悠扬,同学们怀着对先人的敬仰,轻轻地踏入这片文明摇篮的圣土,去探寻,去呼吸。


移步换景,领略历史

展区中,有代表佛道融合的知也禅寺和三元宫,也有独出心裁的水下展览馆,还有重视人文环境合理开发的保护区。在水下展馆中,同学们仿佛走进了时空隧道,从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到四千年前的广富林文化,到秦汉时期以及唐宋元明清经济中心的南移,最后步入近现代成为一座世界级的现代化大都市。

      通过观看各种各样的遗址模型和出土文物,同学们对上海文化的来源和底蕴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行至此处,大家的目光突然被此碑吸引,经导游讲解,终于领会了上海称“沪”之内涵——原来“沪”是渔民捕鱼的一种工具,列竹于海澨称“沪”;“渎”指独流入海的河口。在通海河口列竹捕鱼即为“沪渎”。后来上海兴起于此,故有“沪”之简称。

正是因为千年之前无数先民在这片土地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意志与大自然斗争,逐渐让这片土地肥沃起来,让文明逐渐发展起来。此次寻根活动,寻的正是先民所留给我们的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也是“学四史”中所提到的“不忘初心”的来源。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源,正是家与国,也正是无数先辈一代又一代薪火相传的艰苦奋斗精神,在如今,我们更应该不忘初心,感悟过去,以史为镜,砥砺前行!



第二站:游醉白池,忆中山先生


稍作休息后,同医学子来到了醉白池公园。作为江南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及上海旅游胜地,这座园林已有九百余年历史。公园面积七十六亩。园内古木葱茏,亭台密布,古迹甚多。醉白池历经300余年,至今仍保存有堂、轩、亭、舫、榭等古建筑,并保持着明清江南园林风貌,其曲栏横槛、回廊曲径,古色古香。


更为重要的是,醉白池不仅是上海五大古典园林,还是展现松江历史的一个窗口。醉白池的雪海堂,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作过演讲之处,这更为这座园林增添了几分光采。走进雪海堂,堂前楹联夺人眼目:“孙文总统演讲革命余音绕梁永世”“雪海一堂会见松人殊荣传誉千秋”。堂内两壁陈列之图片,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诉说着中山先生在松江的故事。在场的医学院师生肃然起敬。


进博秋菊,展望未来

近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醉白池的菊花作为清新自然,高洁脱俗的代表,以其独特的魅力为进博会的召开锦上添花。

为展望和见证松江近年来在建设科创、人文、生态的大环境中一步一个脚印,求真务实,努力打造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美好愿景,公园在主干道两侧以十二幅“屏风”配以松江老照片、造型菊等布置成一条“继古开今”的时光隧道,同学们在感受金秋菊韵的同时,更有在松江历史长河中穿梭之感。


在历史中传承,在时代中进步。听,那是远古先民在开垦荒地的号子,一代又一代的人民在土地上滴下汗水的声音,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奋斗的意义;看,那是孙中山先生1912年在雪海堂的演讲,那是最初的革命,是不畏强权,愈挫愈勇,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望,那是上海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开展创新探索,所取得的一系列辉煌成就,是中华民族向全世界打开的明亮窗口。


“寻找上海之根”的松江之旅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同学们对本次松江之旅意犹未尽,纷纷在群中交流心得体会。


时光镌刻意义,先辈为我们创造了优越的条件,我们要将这些宝贵的财富保存好传承好,从中汲取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思想精神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Copyright  2017 同济大学医学院 版权所有 同济大学医学院主办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