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梦自医始,玉汝于成 | 2020年秋季学期沪西校区驻楼导师工作站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21-01-13 12:28:24 点击次数:

驻楼导师工作站

为了全面提升并深化同济大学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激活专业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育人力量,医学院积极响应《同济大学2020-2021学年学生社区驻楼导师工作站建设方案》,在沪西校区开展驻楼导师工作站建设,邀请校内知名专家学者加入驻楼导师工作站,充分发挥知名教授、专家学者在学生群体中的引领力权威性话语权

沪西校区研究生社区本学期共开展13次驻楼导师活动,邀请到13位知名教授学者莅临沪西校区工作站。导师们正向的人生态度、丰富的人生阅历、严谨的治学精神,通过通识教育的社区讲堂、学科前沿的学术沙龙、近距离把脉的成长问诊、面对面的师生对话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医者使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111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陈义汉教授做客驻楼导师讲堂,20多名学生和我院党委副书记曾盈老师在沪西校区1号宿舍楼党建活动室一起聆听了医生的使命、责任与成长

陈义汉教授从正确定位医生的使命开始,向同学们讲述了作为一名医师应该具备的职责与担当。从古至今,医师的使命都是治病救人,救死扶伤,把医师比作白衣天使,不仅蕴含着人们的期望和要求,更承载着社会赋予的神圣使命,定位自己未来的职业使命对医学生们十分重要。

陈院士细致地教导同学们如何追求自己的医师事业,选择任何职业都应具备工匠精神,在专业领域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不仅要有知识储备,还要有探索未知的勇气,敢于创立理论假说,敢于迎接挑战,有挑战才有机遇,有奋斗才有幸福。

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和医学发展的动力源泉,他希望同学们记住创新驱动发展,要不断追求创新,敢想敢干敢闯,做创新潮流的引领者。院士的大家风范、谆谆教诲如春风化雨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仁爱之心、家国情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用最亲近平和的话语讲述了医学路上的磨难与成就,激励我们青年一代不断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医者之思——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1028日,医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张军教授做客驻楼导师讲堂,与同学们共话创新与转型——新形势下的转化医学研究

张军书记由历史引入,讲述了古今中外众多著名科学家的故事,强调了思想解放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从农业发展到工业革命,从知识进步到技术创新,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科学技术的发展史,人类社会的发展演变离不开科技的进步,每一项颠覆性技术的出现,就会改变人类发展的进程。

张书记还介绍了时下一些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例如AlphaGoZero自学成才iPS细胞的多能分化等等,极大地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拓展了同学们眼中科学发展的新思路。张书记也生动地向同学们介绍了目前转化医学研究的部分成果和进展,以及医学大数据和互联网医疗的迅速发展,进而比较了颠覆性技术渐进性技术的异同,鼓励同学们要有传承与创新理念,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积极创新、追求卓越。

张书记在自己的学科研究方向和建设领域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和见解,表达了对未来医学科技事业发展的信心,并提出了对同学们的殷切期望,希望同学们踏实肯干、奋发进取、把握机会,勇于开拓思维,敢想敢做,做到最好。不仅从专业领域上解答了同学们关于如何开展转化医学研究等方面的困惑,让同学们对当下医学发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在医学研究生未来的发展方向上也提供了有力指引。



医梦济世——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1110日,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郑加麟教授做客驻楼导师讲堂,与同学们畅谈大健康时代医学人才培养

郑院长从年少时树立医学之梦开始分享了医学道路上的成长收获以及学术经验,告诉同学们要追随自己的内心,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追求卓越,努力为医学事业做贡献。

建设好一个医学院必须要有具体目标与发展定位,郑院长谈及了学院目前概况、学科平台、一流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介绍了学院的未来发展规划,从院系建设、学科建设再到校区建设,将同济大学沪西医学园区融入上海整体发展和普陀区布局,建设成为一个高水平、智慧型、国际化医学园区。

一百多年前的德文医学堂到2000年重建的同济大学医学院,乘风破浪二十载,如今学院迅速发展,排名不断上升,学科建设快速提升。强改革、培人才、推创新,无数的机遇在等待着医学学子们。目前学院具备一定的科研优势,更有一系列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以及国际合作等政策,希望同学们抓住机会,勤奋学习,努力拼搏,今天的奋斗必定会成就明天的辉煌。


医路微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命安全和生物安全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也是国之重器。生物医学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关乎大健康产业发展,关乎大众的生命和健康,也关乎国家命运和社会稳定。科研不但可以巩固执业医师已有的医学基础知识,总结临床实践经验,掌握和跟踪国内国际最新医学发展动态和趋势,扩大知识范围,活跃思维方式,养成严谨务实的科研作风,更重要的是通过科学研究可以培养出一批能刻苦钻研,敢于设想、敢于创新、敢于实践的具有较高科学素质的医学人才和优秀学科带头人。

113日,医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王平教授做客驻楼导师讲堂,分享了关于科研与人生的话题。王平教授从基础研究的本质开始,浅显意赅地向同学们讲述了什么是真正的医学科学研究,引导同学们学会发现、探索、解释自然现象,认识未知,寻求规律。并就如何开展医学基础研究进行了具体论述,重点是以临床问题为导向提出科学问题,积极探索,突出原创,聚焦前沿,独辟蹊径,同时也要从需求入手,突破瓶颈,学会多学科交叉,融会贯通。王平教授还介绍了中外著名科学家的科研成果,强调了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研精神,分享了自己的学习与科研经历,期望同学们把握好人生的方向盘。并希望同学们在科学研究中不仅要培养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也要学会团队合作,锻炼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面对挫折要善于自我调节,攻坚克难,坚持不懈。

1125日,医学院副院长、附属东方医院再生所PI、博士生导师成昱教授做客驻楼导师讲堂,交流探讨生物工程与医学交叉碰撞出的创新火花。成昱教授从自己的专业讲起,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如何从本科化学专业转到如今的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领域,并在这一领域一步步成长和发展的,告诉同学们多学科之间的结合发展是当今时代科学综合性发展的趋势,鼓励同学们要多学习多交流,放宽眼界,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成教授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通过讲述微磁力纳米材料与医学领域的肿瘤治疗的交叉研究,教育同学们在自己的专业学习上精益求精,在科研过程中注重细节,打好基础、做好细节,才能激发学科交叉的创新思维。

122日,同济大学财务处处长、环境学院博士生导师朱志良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了今天我们如何学习和科研-关于慕课的影响和思考的学术沙龙,探讨关于当今互联网时代慕课的学习和科研。朱教授从慕课的来源讲起,阐述了慕课在教育方式和创新人才培养上带来的转变,还介绍了翻转课堂这一概念,启发同学们主动思考网络学习课堂与传统课堂教育的不同之处。慕课对教学设计提供了改革的可能性,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更主动地学习知识,打破传统学习方式,主动探究,不断提升能力,拓展知识面。技术促进人类文明走上新台阶,在以知识创新为驱动力的发展背景下,思想观念也在更新转变,只有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大胆思考,转化思维,扩充知识储备,才能在专业领域构建属于自己的架构,让科学表达走向高水平、高标准,从而应对充满不确定性和时刻在进步发展的未来。


医路人生——路漫漫其修远兮,上下而求索

1118日,医学院院办主任张陈老师做客驻楼导师讲堂,带来话题谈谈我的研究生生活,与大家分享充实而有意义的研究生时光。张陈老师谈到,大学的教学方式完全不同,更多的是需要自律和自主学习能力,需要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寻找解决方法,有太多属于自己的时间,而自由意味着选择,选择意味着责任,希望同学们都要树立一个清晰明确的目标,因为没有方向的船,什么风都不是顺风。而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只有那艘直奔目标彼岸的船,才能最快到达目的地。有了目标与梦想,就要奋力前行。研究生生活是人生的新起点。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工作,学会生活,做好人生规划才能让我们在这短暂的时光中交出一份让自己满意的答卷。张陈老师风趣幽默的话语对同学们未来的人生规划带来了深刻启发。


1129日,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院长、著名精神科医生、博士生导师赵旭东教授做客驻楼导师讲堂,与同学们畅聊研究生与导师如何相处。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息息相关。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应该注重建立民主、平等、尊重自主性的和谐新型师生关系。赵教授询问了参会同学与导师相处的基本情况,就同学们的种种疑惑,讲解如何正确定位师生关系、处理与导师之间的人情世故,希望同学们要丰富自己的社会交往环境,学会与权威人士交流交往,学会在适当的场合展现大气的自我,提升交流的空间张力,锻炼自信心,不卑不亢。当谈到如何正确面对外界的评价与压力时,赵教授强调了综合评价标准的重要性。无论他人的言语、行为、成就,自己的内心应该存在一把杆秤,学会正确看待自己的得失,不必过分苛求自己。希望同学们不管是与导师相处,还是和家人、朋友相处,都要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学会争取,而不是等待和被动接受。面对人情世故,要分清孰轻孰重,不过多依附人情来往,学会靠自己自由地活着。赵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多彩,气氛幽默诙谐,不仅解答了同学们与导师相处过程的种种疑惑,同时对同学们日后的人际交往也产生了深刻的启发。


1216日,同济大学沪西校区管委办主任、高级工程师吴健民老师做客驻楼导师讲堂,畅聊人生如何更有意义。什么样的人生才算是有意义的人生?吴健民老师分享了过往的求学和工作经历,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的五个方面,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逐步与同学们展开交流。吴老师列举了古往今来科学家、医学家、教育工作者等奉献自己、服务他人而名垂千古的事例,他们秉承着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福利的信念,推动了人类文明不断前进与发展。人生的快乐有很多种方式,帮助他人、被他人需要是一种可以被无限放大的快乐。吴老师还讲到综合能力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一个人不能只局限于自己的专业领域,更要全面发展,树立远大理想,培养正确的三观,执着追求,终身学习,才能让专业知识更好地融会贯通,实现人生价值。吴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树立长远目标,不要计较眼前得失,不断完善自身本领,树立为他人、为大多数人服务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学们深受鼓舞,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他们已经做好准备,奉献自己、救死扶伤、服务社会。


医梦扬帆——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24日,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杨丽老师做客驻楼导师讲堂,交流医学研究生内科专业选择与未来规划的那些事儿。不管是在读研还是在临床工作中,最重要的事就是找到兴趣与乐趣,尤其是在选择自己的专业,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时,乐趣或许将成为你在医学这条路上的动力源泉,陪伴你整个从医的生涯。杨丽老师从自身经历讲起,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从医多年来的经验与感受。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那么医生的道、业、惑又是什么呢?医道,对于国家、时代之道是创新与人才;而个人之道即好奇心与志向。医学是一个兼顾科学、艺术及人文之美的学科,杨老师提到当下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同学们批判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仅是知识的获取,更应该培养逻辑思考能力,在科研学习过程中,学会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还要学会和他人互动讨论来碰撞新的火花,牢记作为医生的责任与担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讲到医惑,杨老师提醒同学们尤其要注意调节心态和情绪,乐观的心态情绪对工作学习的效率十分重要。同学们应该懂得合作,懂得主动学习,还应学会感恩,大方慷慨,不过分计较付出与收获,相信有耕耘自会有收获,相信一切都会水到渠成,希望同学们要心中有梦,眼里有光,坚强勇敢,积极乐观。

128日,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麻彬老师做客驻楼导师讲堂,与同学们交流了医学研究生外科专业选择与未来规划。麻彬老师从自己的从医经验讲起,介绍了骨科科室近年来的发展与进步,还介绍了外科体系的相关科室,阐述了外科日常工作的内容。麻老师强调医学时刻在进步,希望作为未来医生的同学们要关注医疗行业的发展与更新,拓宽知识面,不能仅仅局限在教科书中。基础知识需要牢固掌握,但是要走出课本,了解当下时代的最新思想。讲到未来科室规培的相关事项,麻老师告诉同学们不管是学硕还是专硕,很重要的一个阶段就是科室轮转,进行规范化培训。在临床实践中,你才能知道现实中的患者与课本理论中的标准化病人有很大差别,学会处理与鉴别不同个体不同病因但导致相同症状表现的情况,学会与患者沟通交流以及与科室其他人员的人际关系等。无论未来在哪个医学岗位,麻老师都希望同学们要不忘学医的初心,牢记医生的使命与责任,相信自己可以成为一名优秀出色的医务人员。


漫聊统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在当下信息化社会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锻炼科研能力是众多高校的重点培养内容之一,统计学作为科学工作中的必备掌握技能之一,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而统计学软件在科研工作中更是发挥了非同小可的作用,为广大科研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临床科研中,统计学的身影无处不在,只有正确地使用统计学才可以帮助你分析临床和科研设计的结果,获得有效的决策。


1223日,医学院副教授、教工四支部书记张丽娟老师做客驻楼导师讲堂,讲述那些身边的统计学。张丽娟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统计学的内容和重要用途,列举了在临床科研中常见的统计学错误,比如在样本量计算方面、在对照设计方面、在统计分析方法使用上以及对相关名词理解的错误,比如随机P值的解释等等,并且通过具体例子示范,指出错误并作出细致地讲解,希望同学们在学习统计学时要用心认真,让同学们对统计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张老师还分享了自己在学习统计学道路上的经历,希望同学们端正科研态度,实事求是,踏踏实实走好科研之路。科研路上,或许坎坷很多,但关键是不气馁,及时记录结果并分析不足,查缺补漏,不能拖沓,干净利索做好每一天应做的事情。



1230日,医学统计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艾自胜教授做客驻楼导师讲堂,讲述“SPSS的应用与同学们畅聊关于统计软件的运用,感受统计之美。艾自胜老师由统计学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展开讲述,向同学们介绍了科研设计的相关内容,强调了样本量估计方法和影响因素和重要性,同时向同学们介绍了样本量估计的常用工具,重点讲述了三大著名专业统计软件:SASSPAAStata,艾老师耐心讲述了软件使用步骤,展示了使用过程的命令和结果页面,让同学们都受益匪浅。尽管统计学软件的使用极大便利了科研工作,但是对大部分同学和初学者来说还是生疏和难懂的,因此艾老师希望同学们扎实学好统计学理论知识,掌握统计学软件应用的背后知识,并且要常练习多实践,才能对这些软件的运用做到得心应手。




学生心得感悟

本学期驻楼导师活动意义非凡,促进了学生与老师的交流。学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深深感受到身为一名同济学子的自豪感与担当,驻楼导师也表示非常高兴有这样的机会能够与同学近距离接触交流,为大家答疑解惑、指点迷津。

在本学期一系列驻楼导师讲座中,能和那么多教育界、医学界专家面对面交流,我感到非常的高兴和激动,各位老师讲解条理清晰,时常举一些事例,使道理深入浅出,渗透人心,我们都被深深的吸引。作为一名在校医学生能倾听到这样有意义的讲座,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从医之路都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和引导。

——2020级肺科博士班李双佚


驻楼导师活动为我们带来了很多更深层的理论知识和更前端的发展概况,开阔了我们视野,使我们受益颇多,真心感谢各位老师带来的精彩的学术沙龙!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不会停止学习探索的脚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时刻提醒着我们不断攀岩知识的高峰,充实自我,实现自己的理想!

——2020级基础硕士班张萌萌


健康所系,生命相托。医生这样一份神圣的职业,需要精诚的心、高尚的职业道德、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各位老师带来的精彩分享让我认识到,在这漫漫长路上,对医学的热爱、对病人的责任、对祖国的使命就是我们的坚持动力。

——2020级十院硕士班朱亚茹



驻楼导师工作站是深入学生、贴近学生的创新育人平台,工作站通过结合专家学者的专业领域和当下时事热点,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制定每期活动主题,并打造舒适温馨的交流环境,让同学们可以与导师们轻松自由地交流,收益良多。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通过驻楼导师工作站的建设,协助开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新征程,新时代高校要切实把握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来全面贯彻好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从而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能量。深刻认识我们是历史大潮里的一朵浪花,只有更好地立足当下,才能真正展望美好的明天。


Copyright  2017 同济大学医学院 版权所有 同济大学医学院主办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