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成长路上“医”心相伴

发布时间:2021-06-11 16:32:29 点击次数:

同济大学医学院自推行“三全育人”试点以来,积极统筹协调院内育人资源和力量,创新育人思路,打造全新育人活动平台,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在“三全育人”实施过程中,医学院注重学生身心健康,致力于探究如何在学院层面打造一个集“专业化”、“实效性”、“可复制”特点于一体的心理辅导平台,以期用专业服务为学生疏忧解难,用心呵护学生成长。以此为契机,学院不断尝试新形式、新方法,普及和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加强沟通交流,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切实加强和推进育德与育心相结合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突出思想引领,加强顶层设计,实现心理育人观念的现代转向

医学院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从完善体制机制、整合工作团队、强化后勤保障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着力构建“导师-班主任-辅导员”三级心理育人体系,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力度,定期开展谈心谈话,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各方面变化,提供更有针对性地帮助。
在完善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学院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提升学生的心理能力。创新班会形式,融入心理教育,由各班级根据学生需求“量身定做”主题内容,采用老师分享、同学交流、案例分析、游戏互动、小测验等等多种形式,注入新的活力。除此以外,学院还在全院各系部年级范围内进行心理健康主题海报征集、战“疫”中成长微视频征集、优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宣传等多项工作,使心理育人功能水平不断向着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提升。
二、线上线下双向互补,
朋辈助力开发心理育人新元素
在常规开展的全覆盖活动之外,学院还依托每年一度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宣传月举办大型的品牌特色活动,其中校园心理剧和“沐春”工作坊实效明显。
校园心理剧是由学生自主立意,完成心理剧的撰写、编排、表演,以此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心理知识,加强沟通交流。学生们在表演心理剧的过程中深入体会角色的心理过程,观众在观看时也能够感受角色带来的矛盾冲击。整个过程中,无论是表演者还是观看者,都能够得到一次心灵上的冲击与反思,增强挫折应对能力的同时,更好地融入到学习、生活和社会中。

“沐春工作坊”是医学院打造的的团体心理辅导成长性团体,借鉴巴林特小组的模式,由经验丰富并擅长学生心理工作的精神科医师们担任小组长,吸纳有心理相关资质证书的辅导员担任成员参与其中。此外,通过成员间彼此交流,研讨遇到的各种困惑及其成因,探讨可行的解决办法,以预防问题的发生或减少问题发生的概率,促进广大学生良好的发展与心理成熟,以浸润无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情感体验和身心触动。沐春工作坊”前期以面对面小组开展为主,将分享者与参与者置于同一空间内的不同房间,可以听见彼此的声音,这种相对的隔离,既有面对面交流的真实感,便于情感的及时反馈和连结,又尽可能保护分享者隐私。在面对面团体咨询中,参与者们的情绪更加易于调动,心理咨询师可以设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从这些话题入手引导学生去进行倾诉和讨论,从而达到缓解压力的目的。

新冠疫情的出现使得在高校开展面对面团体咨询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疫情之初,学生因“停产停学”隔离在家,期间心理问题和咨询需求均呈增长趋势,且主要集中在疫情恐惧、学业进展、感情问题、父母关系、求职压力等方面。为克服空间的限制,及时有效地为学生提供心理解压,利用ZOOM、腾讯会议等线上会议室为媒介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应运而生。咨询场地的虚拟网络化,便于团体心理咨询随时随地开展,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灵活性、时效性。
在学生群体中开展“沐春工作坊”,学生可以从多角度来表达想法与感受,能够有效提高自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故事分享者可以从其他讨论者的角度认真倾听和观察,从而发现自己认知的盲点。同时在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团体心理辅导有助于学生在交流沟通中寻求到理解、共鸣,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认同感,发挥集体意识在朋辈帮扶中的作用,从而逐步完善学生的人格特质,形成正确的心理健康意识,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活动开展至今,围绕师生关系、恋爱关系、学业压力、疫情期间焦虑、求职问题、跨文化沟通、抗疫医务人员心理疏导等主题探讨心理,以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保健与提高心理问题积极应对、处理能力。
三、师生协同,
构筑心理育人新体系
在“导师-班主任-辅导员”三级心理育人体系基础之上,为更深入了解学生群体,找寻更多更可靠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抓手,学院在各班级内设立心理委员,根据学校要求遴选并进行集中培训和专题培训,打造一支扎根于学生中间的心理健康工作队伍,以切实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心理健康服务。
针对研究生特点,纵向设置班主任,综合实验室地理位置、人际熟悉程度等安排负责教师,更全面地做到师生协同。
此外,在各类团体教育活动上,学院也打破传统的老师指导、学生执行的模式,引入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朋辈力量,与教师一起加入到活动中,不仅能够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共鸣,还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提高活动质量。以“沐春”工作坊为例,此活动形式与心理咨询中心相比,突出朋辈参与主体,团体成员都是在校学生,对困惑问题的共鸣度高,使得部分求助者优先选择“沐春工作坊”,在参与者的满意度反馈中此原因得以证实。学生在“沐春工作坊”中,组员们通过求助与助人者的角色扮演体会到人际关怀的重要性,提升助人的能力,在小组讨论交流中表露真情实感,能够很好地代入故事分享者的角色,互相理解,互相认可,增强自身认同感,增强共情能力。学习后的同学回到正常的生活学习场景中,可以更好地识别需要帮助的同学,并给与恰当的支持与帮助,可有效扩大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范围。

通过心理育人新模式探索的尝试,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使得思政教育内容变得有温度、接地气,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在活动中传递给学生,并迅速内化为实际输出,帮助同学解决困惑,具有助人意识以及能力的同学将推动心理援助的同辈推广,惠及更广大的学生群体,在发挥大思政教育教化作用的同时也可以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正确认识自己和悦纳自己,从而将心理育人理念贯穿到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更好做到全过程、全方位、高质量育人。

Copyright  2017 同济大学医学院 版权所有 同济大学医学院主办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