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分子影像探针的绿色制备及其诊疗应用:利用生物内源性蛋白特定的结构域以及基因工程技术,开展蛋白介导生物模拟仿生合成和蛋白仿生集成工作,并应用于肿瘤医学影像诊断、肿瘤标志物/细胞检测和肿瘤诊疗研究;
2. 新模式分子影像学研究:通过化学、材料和工程技术手段,构筑新模式分子影像探针。主要包括新模式分子探针设计和制备,相应模式的成像设备开发等;
3. 无/极低背景信号的生化分析和医学影像诊断:该类探针或具有肿瘤微环境特异灵敏响应,或能在外界物理作用场下具备特定信号发射功能,从而可获得无背景信号或高信噪比的医学图像信息,用于疾病诊断研究;
4. 体外分子诊断试剂及便携式检测仪器开发:利用自行合成的纳米材料(如荧光量子点),经表面工程化修饰,标记相应的靶标分子,对体外血清,尿液、病毒等进行特异性,超灵敏,快速检测。研制相应的便携式信号读数仪。生物医学材料功能设计、合成及其肿瘤诊疗应用
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与纳米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上海市催化医学前沿科学研究基地副主任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纳米医学与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
同济大学医学院分子诊断与分子影像课题组组长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双聘教授
医学院生物医学转化研究管理办公室主任
中国颗粒学会青年理事
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影像材料与技术分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医工交叉工作组成员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材料生物学与智能诊疗技术分会委员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纳米生物学分会委员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造影技术分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介入医学工程与生物技术学组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干细胞产业与转化学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纳米肿瘤学专委会青年委员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医学光子学分会青年委员
中国光学会生物医学光子学专委会青年委员
分子探针是实现肿瘤分子诊断、成像和治疗的载体。本实验室研究工作紧紧围绕分子探针在肿瘤诊断、医学影像和治疗干预方面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医用性等科学技术问题,利用材料、化学和工程等手段,主要开展:
(1) 利用蛋白仿生策略构建仿生型探针,消除探针的非特异性吸附问题,提高探针诊断的精准性、敏感性以及医用性;
(2) 构建新模式影像探针,实现极低/无背景信号干扰下的医学影像诊断和低副作用的疾病干预和治疗;
(3) 相应检测/成像仪器的研发等。 本实验室是一个跨材料学、化学、物理、生物学、医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团队,从临床问题出发,在生物医学影像、诊疗探针的构建、肿瘤与其他疾病的体外诊断和在体医学影像及其创新疗法探索等方面从事前沿研究。
张兵波,同济大学医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与纳米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国家优青、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纳米医学与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催化医学前沿科学研究基地副主任、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青年)、中国颗粒学会青年颗粒学奖获得者、“䇹政基金”优秀学者卓越贡献奖。主要从事医学分子功能探针的设计、制备及其在重大疾病病理进程可视化、调控及精准干预方面的基础和临床前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指导研究生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多项工作被遴选为封面或入选ESI高被引数据库。出版英文专著1部,参编中英文专著3部,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5件,参与获省级科技奖2项等。研究方向为生物医学材料(含小分子)功能设计、合成及其诊疗应用;体外分子诊断试剂及便携式检测仪器开发;重大疾病分子成像。详细内容请参考课题组网页:https://medgroup.tongji.edu.cn/PIShow.aspx?id=632诚挚欢迎有志青年加入课题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