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济大学医学院护理学院陈翠萍副院长牵头下,学院选派2023级成岳洋、袁梓涵、严正阳及2024级邹天乐、杜宗泽、杨焘鸣六位学子,于2025年7月7日至8月1日参加香港理工大学开展的为期一个月的学习交流。本次交流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系统学习香港医疗体系,深入体验当地风土人情、医疗特色及护理科研创新,圆满完成学习任务。

线上学习:夯实理论,初识香港医疗
7月7日,开幕仪式上,Arkers Wong 教授从香港历史人文切入,全面阐述其医学发展,为活动揭幕。随后两周,同学们系统学习了“香港中医药发展变迁”、“香港医疗体系概览”等专题内容。同济学子积极参与,他们在香港教授指导下查阅资料,并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深入交流、协作互补,出色完成了关于香港医疗体系的课题研究与展示,为线下交流奠定坚实基础。



线下实践:深化认知,拓展视野
7月21日,六位同学抵港投入线下实践。期间,同学们聆听了多场专题讲座,内容涵盖中医哲学探讨至AI在护理诊断中的应用,并就中医、AI等技术在护理实践中的运用展开了热烈讨论。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院长Janelle Yorke教授结合自身经历,深刻剖析了香港护理学现状,分享了多年从业心得。
在带教老师引导下,同学们先后参访了尖东救护站、香港养和医院及其护理学院、香港理工大学特色实验室以及明爱梨木树长者中心,亲身体验香港的急救服务和护理教育模式。其中,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护理决策训练的“虚拟医院”项目,深度融合了香港理工大学的前沿教学理念与跨学科协作模式,给同学们带来深刻启发。
文化体验环节同样丰富。探访中环街市让同学们领略了香港独特的文化魅力;“黑暗中对话”工作坊则引导大家以全新视角理解视障人群的需求。

收获展望:友谊桥梁,共促发展
8月1日,闭幕式上,同济学子代表各小组发言,探讨了不同国家/地区医护行业的异同,并在最终评比中获小组汇报第一名。Arkers Wong教授高度评价了同济学子的表现,鼓励他们成为医学护理领域的交流桥梁,分享国际前沿理念与实践经验,并期待两校未来深化合作。


此次交流活动有效提升了同济护理学子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与专业素养,拓宽了国际视野,使同学们深刻体会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以及传统中医与先进科技对提升医护质效的积极作用。未来,同济大学医学院护理学院将继续深化与香港理工大学的合作,搭建更多优质平台,致力于培养专业知识扎实、实践技能过硬、具有国际视野的德才兼备的优秀护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