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斌,男,56岁,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同济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第二届、第三届重症医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第二届重症医学分会委员,现任上海市医学会急诊专科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危重病专科分会委员;上海医师协会急诊医学分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急诊医学分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肠外肠内营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编委,《肠外与肠内营养杂志》编委、中华医学会医疗鉴定专家库成员。法国亚眠医学中心、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医学中心访问学者。2003年起任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兰州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2010年任国家重点临床专科带头人、甘肃省领军人才,2011年人才引进至上海工作。
1987-1992 兰州大学医学院 学士
1998-2001 兰州大学医学院 硕士
2003-2006年 南京大学与解放军普外研究所,外科学博士。
1992-2011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外科ICU,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
2006-2011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2011-2017 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 急诊危重病科主任
2018-至今 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科主任。
擅长:急危重症(尤其外科危重症)、多器官衰竭、脓毒症、机械通气、腹腔感染、肠衰竭、肠外与肠内营养等。
开创性的使用区域动脉灌注疗法联合床旁血液净化、机械通气及肠内营养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取得良好疗效;通过连续心排量监测技术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炎急性发作(AECOPD)的呼吸衰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左心功能不全,监测并改善左心功能,将有利于纠正AECOPD呼吸衰竭。通过临床研究发现,脓毒症患者发生ICU贫血的原因在于红细胞膜磷脂酰丝氨酸外露,引发红细胞衰亡所致。通过临床研究发现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对危重症甲型H1NN1流感患者呼吸功能具有保护和改善作用,并用针吸肺活检分析了甲型H1N1流感伴呼吸衰竭患者肺组织的病理损害和特点,据此提出了甲型H1NN1流感呼吸衰竭患者的诊治对策,为重症甲流、禽流感、新冠等导致的呼吸衰竭诊断与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探讨了脑肠肽Ghrelin在脓毒症中对肠道的保护作用, 证实Ghrelin对脓毒症大鼠小肠上皮短肽载体1具有调节作用,可以改善脓毒症状况下肠道的过度炎性损害并调控脓毒症大鼠小肠上皮短肽载体1的蛋白表达水平,为改善脓毒症时肠道消化吸收功能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
目前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多器官衰竭、肠功能衰竭与肠内肠外营养、脓毒症领域,包括:线粒体移植联合Ghrelin修复肠菌产物MDP介导的肠上皮细胞线粒体损伤、AECOPD生物节律紊乱的调控及对气道炎性反应的影响机制、脑肠肽Ghrelin对肠道损伤的康复治疗及脓毒症肠道免疫细胞的凋亡的调控治疗、肠道细菌产物易位对肠上皮代谢的损伤、抗生素对肠道微生物平衡的影响等。
发表SCI文章9篇、国家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已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9名;以主要完成人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完成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上海市卫健委等科研项目6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主要研究领域为急诊危重病、多器官衰竭、肠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