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肿瘤的功能基因组研究; 幽门螺杆菌及其与胃癌相关性; Functional Genome of GI tumor; Helicobacter pylori and Gastric cancer
郜恒骏教授、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医学院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长、中国幽门螺杆菌分子医学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委员、生物样本库与转化医学组组长,幽门螺杆菌学组与与消化道肿瘤学组委员,美国消化病杂志(Am J Dig Dis)创办人/执行主编。 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分子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全国生物样本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样本库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样本整合研究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副会长,中国生物样本库联盟主席。 荣获2018谈家桢生命科学奖、2019上海市抗击新冠疫情肺炎先进个人及第三届转化医学创新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主持十五国家 863 肿瘤样本库与组织芯片、十一五国家 863 胃癌遗传易感性与幽门螺杆 菌、十二五国家 863 胰腺癌基因组、十二五肝癌分子标记物群大样本验证与产业化重大专项、 2016 上海张江生物银行等系列国家重大专项、重点项目近 20 项,总经费逾 2 亿。申报发明 专利 50 余项。两项成果2018爱福陪、2019年国家标准分别获得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十大科技进展。发表中英文论著 300 余篇、 SCI 收了 100 余篇。主编专著 4 部(代表大型专著:中国生物样本库——理论与实践,科学 出版社 2017)、参编 3 部。 带领国家中心积极倡导、践行CBDTM发展宗旨与模式,即一切“以患者为中心(C)”,建立标准化重大疾病生物样本库(B),进行高水准学科建设(D),即筛选分子诊断标志物与药物靶点、大样本验证,推进临床转化研究(T),最终实现精准医学(M),即预测预防、早筛早诊与个性化诊疗,搭建了从“样品”到“产品”应用快速转化研究的完整平台与通道,成果累累,为该领域开创者。 牵头创办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组织生物样本库分会(BBCMBA)、全国生物样本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59),担任主任委员。组织制定我国生物样本库第一个行业标准与国家标准,为“里程碑”事件。作为共同召集人单位,制定国际ISO 20387:2018 生物样本库标准,为我国争取了更多话语权。牵头推进、制定国家CNAS《生物样本库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国际领先。为我国生物样本库(生物银行)、分子医学与转化医学领域领军人物。 领衔的新冠病毒核酸、抗体快速检测两个试剂盒获得欧盟CE认证,后者获得国家药监局应急审批的三类医疗器械证(上海唯一),应用到我国及世界抗疫战争之中,为全球患者诊断作出了重要贡献。